援建专家 | 施海彬:将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床专科

发布日期:2020-08-11 访问量:0

“护士是守在临床一线的最主要的力量,动员最广大的护士参与到卒中的识别、急救和防治上来,帮助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更广泛地普及卒中防治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社区、带到家庭、带到临床实践中,形成防治卒中的巨大合力……”8月5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施海彬教授带领团队刚到宿迁没有停歇,便赶到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在卒中急诊救治绿色通道现场交流时,对护士谆谆叮嘱道。

施海彬(右二)在查房

国内领先的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

施海彬教授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且始终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目前有医师19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14人。国际上绝大多数介入治疗项目江苏省人民医院均已开展。2019年手术4836台,脑血管病介入治疗826例。

“我们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点是脑血管病、肺栓塞与肿瘤的介入诊治领域,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项。科室高度注重人才培养,所有医师均有出国学习经历,10人在国外进行了半年到一年的临床培训,其中5人主攻神经介入。”施海彬说,介入科治疗范围涵盖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综合介入、非血管介入及急诊介入治疗等。

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能开展除心脏介入以外的几乎所有介入诊疗项目,常见疾病包括颅内动脉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各种肿瘤、非血管阻塞性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及椎体压缩性骨折、妇产科和儿科介入治疗等。

将介入血管外科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床专科

作为第二阶段援建专家,施海彬教授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并不陌生。今年1月11日,作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的领军人物,施海彬教授赶到宿迁参加义诊,并就脑卒中的急救开展健康讲座,让宿迁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专家服务。

1月11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宿迁分中心及施海彬教授名医工作站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成立,开启两家医院就介入科疾病进行业务指导、人才培养、随访和数据同质化管理的新篇章。

成为第二阶段援建专家后,施海彬教授便开始谋划如何将省人民医院介入科团队的力量,用在帮扶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上,以期尽快提高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整体医疗水平。

为推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团队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施海彬教授携团队于8月5日到该院进行全方位结对帮扶,零距离加强援建周期内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全力支援帮扶该院专科及学科建设快速发展。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宋春杰表示,作为施海彬教授工作室的落户单位,我们将合作常规化,形式灵活多样化,要把省人民医院介入科与卒中中心团队的优良作风和精湛技术学得好、留得住,以更好地服务宿迁百姓。

“我们将在临床与科研两个方面,力争通过3年的援建,将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打造成为在宿迁区域有影响力的临床专科。”提起未来期间的援建计划,施海彬教授信心满满。

8项工作助推介入血管外科高质量发展

施海彬表示,在临床方面,将重点做好8个方面工作,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高质量发展。

在门诊上,每两周安排本部介入科一名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坐诊,并参与查房、手术指导,举行业务教学培训讲座。

在滚动式进修学习方面,安排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到本部每人轮流滚动式进修学习3个月。

在专项介入技术学习方面,对于需要重点扶持的介入手术如介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与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等,将安排特定医师至本部进修学习6个月。

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方面,通过帮扶支持,积极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列腺动脉栓塞、大血管支架、胃肠道支架、胃造瘘、微波消融、碘粒子植入等新技术,达到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至少1项。

在与兄弟科室联络交流方面,加强与肝外科、感染科、消化科、肿瘤科、急诊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的合作交流,通过举办小讲座等形式积极宣传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

在加强医学科普宣传方面,将通过义诊和微信公众号、电视、报纸等渠道加强科室宣传,提高科室知名度,扩大门诊量。

建立随访机制,科室安排一名专职护士,专门从事随访工作,随访工作系统由本部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随访与延伸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病人满意度,提升临床科研工作水平。鼓励安排护理人员到本部进修学习,提升介入护理水平。

施海彬(右)与医生探讨病例

实施“指导老师”制,力争临床科研有突破

施海彬介绍,在科研方面实施“指导老师”制,原则上每位主治医师与住院医师均有1位指导老师,主要负责临床科研与论文的指导。每位指导老师不少于每个季度1次的面对面指导,全科每半年进行1次集体性科研汇报与指导。重点做好4个方面工作,确保临床科研方面有明显提升。

课题申报方面,依托本部的介入治疗优势特色,积极申报省级、市级课题,计划每年获得市级课题1项,3年内获得省级课题至少1项。

发表论文方面,科室每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不少于3篇,3年内中华级期刊或SCI论文不少于2篇。

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积极鼓励硕士、学士继续报考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深造,培养博士不少于1人。

举办继续教育项目方面,每年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3年内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

助力宿迁脑卒中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作为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与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近年来,施海彬一直致力于地方脑卒中诊疗水平的提升。2018年至今,已经牵头组织成立了多个江苏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分中心成立。

施海彬教授介绍,脑卒中就是大家熟知的“中风”。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另一种是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出血,七成以上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唯一能减少死亡、减少残疾、恢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就是静脉溶栓与动脉取栓,而且越早越好。患者最好在到院后黄金1小时内开始溶栓。”

“正因为脑卒中有黄金救治期,因此县市级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患者救治尤为重要。我希望作为第二阶段援建专家,将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脑卒中救治水平稳步提升。”施海彬教授期盼道。

专家简介

施海彬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现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及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及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医科大学脑卒中专病联盟主任委员。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脑血管病与肿瘤的介入治疗。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著60余篇。主编和参编书籍10余部,2018年主编的《急诊介入治疗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7年荣获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的“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擅长急性脑梗塞、脑动脉瘤、外周血管病、梗阻性黄疸、前列腺增生以及肝癌等肿瘤的介入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