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压疮的护理

发布日期:2024-10-02 访问量:0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及其照顾者来说,压疮无疑是摆在面前的头道难题。遇到过有好几个卧床的病患来随访,他们的照顾者碰到我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他什么都好,就是屁股后面长了个疮,有啥好药可以推荐涂涂?”每次听到这话,我都禁不住在心里暗暗摇头,不是没药治,而是压疮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局部组织的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组织的持续缺血缺氧,最终引起软组织的坏死而造成。所以溃烂是受压后的结果,如果不解决受压问题,即使用了好药,但不做好护理,伤口也不一定会愈合或停止溃烂。故而,压疮是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其实预防压疮并不难,“勤劳”二字谨记心头。

“勤劳”之“勤翻身” 

   作为长期卧床患者的照顾者,要做到白天每两小时,夜间每三小时给予患者改变体位一次。为了保持有效卧位,当给予患者侧卧位时,可在患者背后垫个枕头,此举可帮助患者放松背部肌肉让患者舒适,如有条件也可使用翻身专用枕。在侧卧位时,位于上面的一侧腿部应给予弯曲,双膝间和双足下要放置软枕。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扯、拽的动作, 以防擦破皮肤。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去康复用品商店购买气垫床,通过调节床垫的软硬并加上规律的翻身,可以有效的减少压疮的发生。

“勤劳”之“勤整理”

   由于压疮的产生的原因是受压,所以在勤翻身的同时要对患者身下的衣物及床单经常整理,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清洁、无皱褶、无碎屑,以免局部皮肤产生压痕。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还要经常检查导管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因导管放置不当被患者压在身体下,加重局部皮肤的压迫。同时要对皮肤加强清洁并保持干燥,增加皮肤的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床单衣服或给患者使用便盆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损伤。

“勤劳”之“勤观察” 

   在翻身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易受压的部位皮肤的观察。既然要加强对受压部位皮肤的观察,哪些是易受压部位呢?易受压部位多为骨突处,根据体位不同,受压部位也不同。平卧位时,易受压部位为骶尾部、肩胛部、脊柱的棘突处、肘关节和枕后;侧卧位时,易受压部位为耳廓、肩峰部、肘关节、髂前上棘、膝关节外侧和足外踝。每次为患者改变体位后,都要对相应部位进行检查,如发现局部皮肤呈红色或暗红色的改变,要对此处皮肤加强关注,尽量减少受压时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使用如赛肤润等压疮液体敷料对局部进行按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